提起瀝青料加工,
人們想到的往往是路邊高聳的拌和塔,
生產時煙塵飛揚,噪音不絕,
還到處彌漫著嗆人的氣味……
但這一切已經開始改變。
近日,諸暨紹大線旁,全省首個綠色公路養護“綜合體”開工建設,先進的拌合樓和料倉系統將完全被罩在35米高的鋼結構廠房中。工程完工后,瀝青和水穩層混凝土料加工將“看不到煙塵,聞不到氣味,聽不到噪音”。
“瀝青快熱技術節省能源且可以最大限度讓瀝青保質保鮮;天然氣加熱取代了傳統拌合樓重油加熱方式,有害排放幾乎為零;項目還綜合應用雨水收集利用、光伏發電、自動除塵等多項先進技術,杜絕養護材料生產中存在的污染問題。”諸暨市公路管理局負責人介紹,這一項目技術水平目前在全國領先,尤其是建設污染防控方面。
按照一年加工60萬噸瀝青料統計,和傳統拌合站相比,每個類似的“綜合體”項目能減少重油使用3500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5噸,減少氮氧化物排放至少5噸。
項目占地80畝,全封閉的瀝青和混凝土拌合鋼結構廠房約2萬平方米,由浙江聯程公路工程養護有限公司項目投資建設。諸暨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門在土地轉讓、稅收、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。
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指出,諸暨交通部門大力推進公路養護“四新”技術和節能環保技術應用,在實踐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發展理念,圍繞“四個交通”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。“是從供給側謀劃產業升級,推動綠色交通和美麗公路建設的典型做法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全省交通系統緊密圍繞兩美浙江建設和“5411”綜合交通發展戰略總體要求,以節約資源、提高能效、控制排放,大力推進交通建管養運科技創新,公路養護工廠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發展勢頭明顯。
(來源:交通旅游導報)
掃一掃
獲取詳細產品資訊
直接添加微信號
glyh123